七彩资讯 - 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都融通城乡服务向农村延伸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针对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摘自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昨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这一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点在建设服务型政府。
   地处中国西部的内陆城市成都,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些探索。2003年以来成都市在市级各部门、各区(市)县全面推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的同时,还在打破城乡分治的体制性障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成都将在此前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部门整合:有助服务标准化
   成都的大部门制,已经进行了3年的实践。
   “其实,成都市的交通管理体制在2003年之前不算好。”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罗霞告诉记者,原来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城乡老百姓没有同等的出行条件。“比如出租车,最开始是不能出二环路的。”
   在实践中,成都发现整个城乡交通管理体制都需要理顺,应该进行一体化的管理——2005年12月,主管城乡公路运输的市交通局和主管市内公交系统的市政公用局被撤销,统筹城乡运输管理的市交通委员会挂牌成立。“大部门制有利于推动标准化。几年来,成都努力使城乡交通尺度一致,为城乡居民提供一样标准的交通服务,做到了全国前列。”罗霞说。“今天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交通也是整合力度较大的部门。现在回想起来,成都在交通方面的探索,还是比较早的。”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兴平则向记者介绍说,成都市水务局的成立,源于2004年夏天的一场暴雨。这场雨淹没了成都的东城根街下穿隧道。且不说隧道的设计是否有问题,关键是隧道里的水几天都没能抽出去。追究责任才发现,成都府南河的治理,水利局管农村段,市容环卫局管河流下水道,市政公用局管河道,府南河管理办公室管府南河综合治理,国土局管地下水,竟5个部门之多,到了应急时却没有牵头的——2005年10月,成都市水务局应运而生。
   另外,市农机局并入市农业委员会,撤销林业局和园林局组建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区(市)县层面的机构改革也随之推进。全国人大代表、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花欣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部门制有利于理顺关系,解决职能交叉、行政成本浪费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成都的大部门制探索在这些方面已经见到了一定成效。
   职能强化:服务向农村延伸
   在其他一些部门,例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等,成都市则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将以往主要是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向农村延伸,着力改变城乡分治的体制性弊端。
   “此次国院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仅仅从名称上来看,就体现出要兼顾城市和农村建设的职能。”全国人大代表、省建设厅厅长杨洪波以所在领域,谈了自己对大部门制改革的看法。“其实,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已经强化了这项职能。”
   杨洪波说,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适应城市自身的发展需要,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域成都”的理念。按照这个理念,相关部门还进行了城乡规划。成都市建委就是按照这个规划推进建设工作的。“他们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从主要在城市建设上,逐步向为农村服务延伸了。”杨洪波认为从效果来看,成都市近年来在城市建设继续加快的情况下,农村相应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大。
   职能转变:从管制转向服务
   大部门制探索,只是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方面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同样,成都的大部门制改革,也是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这项系统工作的一项内容。先从改革审批制度开刀,5年来,成都市先后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58项,占原有审批项目的66%。2004年2月,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43个部门的390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集中统一办理。随后成都市各区(市)县也先后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镇乡街道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代理点(站)。
   去年,成都市还探索建立了“许可预告、服务前移、一窗受理、内部运转、并行审批、限时办结、监控测评”的一窗式并联审批模式,审批办理时间平均缩短77%。当年,这一创新获得了“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据了解,成都在现在并联审批模式的基础上,还将逐步实现部门内部行政审批向一个处集中、市级机关行政审批内设机构向政务中心集中的审批服务模式,其目的正是将企业准入门槛和运行成本降到最低,使政务环境得到最大优化。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 记者 李娅
信息推荐
资讯中心 | 电子商务 | 搜索营销 | 设计学院 | 中医养生 | 养生保健 | 节日祝福 | 民俗文化 | 奇闻趣事
建站知识 | 人世百态 | 网站导航 | 传统节日 | 搜索热点 | 星座运势 | 趣闻轶事 | 祝福的话 | 短信大全
© 2023 Qicai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