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资讯 -中国新年|春节生意_春节经济
春节消费照相馆生意红火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年男女,晚上经过一番梳洗打扮出街,不是约会、看戏,而是到照相馆照一张靓相,留下倩影。在相机还未走进千家万户之前,人们照相都要到照相馆请摄影师傅帮忙,照相夜间生意的红火可见一斑。
   当时照一张可不是现在这样随便和轻易的事情。而且由于当时的青年男女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很多时候都还是要通过别人介绍认识,小小的照片在相亲的过程中可起着重大的作用,难怪当时的后生男女们都会如此郑重其事。
   民国初年以来,西关商业网的每个行业都会比较集中在一个地方,十八甫路在当时是吃、喝、玩、乐的一条街,主要的照相馆也集中在这里。最出名的要数“黎融”和“兆南昌”照相馆两家。
   现在人们上影楼照相照艺术相,影楼会精心为摄影者设计各种造型并提供各式各样的服装供人们选择。而那时候在黎融、兆南昌这样的大照相馆,也有旗袍、戏服、西洋装等各式服装可供选择。甚至刚从西洋流传过来的婚纱摄影也有。当然价钱比较昂贵,照一张婚纱照要花上一元多钱。
   而以前的照相馆和现在影楼的最大不同就是照相馆里用来照相的“大家伙”。客人来到照相馆,选好衣服,化装打扮收拾停当,在布景前摆好姿势坐好,师傅就会把披着黑布、大半个人高的照相机推到你面前。这种体积庞大的相机,操作也会复杂一点,摄影师傅要先调好焦、测好照片的尺寸,然后再轻轻把相机镜头前边的机盖打开,让相机曝光一段时间。最后,再把相机机盖盖上,才算大功告成。
   当时的照片还只有黑白两色。相纸分为胶纸和咪纸两种,胶纸冲洗出来的相片是解面的,咪纸较贵但冲出来的照片则是粗面、哑色,效果较佳,爱美的年青人为了能照出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就不会在几个小钱上“斤斤计较”。
   一般当时的“媒人婆”手上都会有一大叠等待出阁的年轻女子的相片。在帮她们找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后,只要对方也有意思就会把女孩的照片送给对方过目。这便算是男女双方的第一次见面。
   除了“相亲”一大用途外,很多在广州打工的外地人,手头稍微宽裕了,每隔一段时间也会上照相馆照张相,寄回家给妻儿看看。
   平常人走在街上路过照相馆时看到橱窗里陈列的一张张照片也难免动心,想走进去自己也照上一张。
信息推荐
资讯中心 | 电子商务 | 搜索营销 | 设计学院 | 中医养生 | 养生保健 | 节日祝福 | 民俗文化 | 奇闻趣事
建站知识 | 人世百态 | 网站导航 | 传统节日 | 搜索热点 | 星座运势 | 趣闻轶事 | 祝福的话 | 短信大全
© 2023 Qicai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