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8K?8K也被称为4320P
在谈论8K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说下视频分辨率。
视频分辨率是用于度量图像内像素多少的一个参数。我们常见的视频分辨率包括720P、1080P、2K、4K、8K,甚至10k、16K等。
如果视频从画质清晰度感觉上划分,一般分为标清、高清、全高清、超高清这几种效果:
标清一般是指视频原始分辨率在480P左右的视频。标清的代表是广播电视、DVD的清晰度;
高清一般是指视频尺寸超过720P即短边分辨率为720个像素,高清的代表是HDVD、低画质的蓝光等;
全高清即为1080P,分辨率多为1920*1080。一般是蓝光的标准画质;
而超高清的定义一般包括4K、8K等分辨率标准。
8K的分辨率是7680*4320,相对于全高清(1920*1080)视频被称为1080P,8K也被称为4320P。通常情况下,它被称为超高清8K或者简称8K。一张8K的图像大约有大约3300万个像素点。它的像素是4K图像的4倍。在65英寸的电视上,肉眼几乎感觉不到颗粒感。
之所以被称为8K,因为图像在宽度上大约有8000个像素点,规格仍属于超高清的范畴,因此有些人称之为Ultra HD 8K。
2017年,《银河护卫队2》成为全球首部8K电影;
2020年,日本NHK将对东京奥运会做8K直播。
2018年3月,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云发布了全球首个8K视频云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全球首次8K互联网视频直播;
相比4K,8K也不仅仅是像素数量提升了4倍,图像尺寸变得更大这么简单。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8K视频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拍摄、传输和终端播放等三个环节。
在摄制环节,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真正进入实际应用的摄像机产品少、成本高,内容匮乏。
8K视频内容主要包括广播级8K视频、8K电影和消费者自我录制的视频。时至今日,8K的广播级摄像机及工业级电影摄像机既然非常稀少。而在消费级领域,8K相机也非常罕见。
目前市面上的8K摄像机,售价一般都是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即使入门级的产品也要上百万。更关键的是当前市面上在售的设备也寥寥无几。设备的稀缺,自然就造成了视频内容的匮乏。
此外,目前4K视频的主流码率为100Mbps-150Mbps,部分视频相机可以达到400Mpbs以上,8K视频码流至少应在400Mbps以上,这对于存储设备是非常大的挑战。
在传输环节,视频编解码和传输带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较为流行的视频编码技术为HEVC发布的H.264与H.265。对于数据量极大的8K视频,H.264肯定是力不从心。而在同等画质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码率相比H.264降低50%的H.265将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不过,在8K上更具有编码优势的将会是谷歌牵头的AV1。
AV1编码可以在视频被存储或通过网络传输之前对其进行压缩,由此减少视频文件的体积。
具体的数据方面,对比H.265和谷歌VP9,AV1能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再缩小25%到35%。
录制20分钟未经压缩的8K超高清视频,足足需要4 TB的储存空间。即使经过编码,8K视频的数据量也十分庞大。即使是基于较低分辨率格式的内容,1个小时的8K视频流的大小也要近10GB。对于网络视频供应商而言,服务器存储空间也成了很大的挑战。
如此巨大的视频文件,为传输也带来大的压力。据测试,一套60fps的8K视频至少需要80至100Mbps带宽的支持;而如果是120fps的VR 8K视频,带宽需求甚至1000Mbps以上。
这些都有待于更高带宽的网络传输技术。当前火热异常的5G,理论下行峰值带宽可高达20Gbps,是8K视频顺畅传输的希望所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摄像机、8K电视等硬件设备的成本将逐渐亲民,将带动产生更多的8K内容产生。尤其是5G网络的逐步普及,不仅为8K视频走入寻常百家姓扫除了带宽的障碍,更是将催生更多的8K应用场景。